yl23455永利官网

莘莘学子只争朝夕 修得匠心不负韶华

发布时间:2021-01-07 0:00:00浏览次数:1218

        1月2日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秀英教授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传承工匠精神报效祖国培养》为题,为《匠心中国》思政选修课的学生带来了一堂他们期待已久的精彩授课。
        杨校长首先引用习近平主席二〇二〇新年贺词中“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一句话来为同学阐述要做成任何事都需要汗水浇灌,行百里者半九十,同学们要认准自己的目标笃定前行决不放松。她以我国政府在甘肃省的脱贫攻坚为例,如今该省50级标准高速公路总里程4242千米,是印度的3倍,正是因为中国政府实干前行、肯下血本做西方国家不愿做的事,才使得天堑变通途,亿万农户家里的农产品终于可以运出大山走向市场,让东西南北中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并由此引出“国因质而强、企因质而兴、民因质而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资源是技术人才。
        杨校长分别从修得“匠心”、做得匠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这四个方面为同学们讲授。她指出,匠为灵巧、巧妙之意,匠心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在一切讲求效率、减少成本而尽力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有始终如一的“匠心。要修得“匠心”需要虚心、细心、恒心、耐心。通过播放《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钟表修复师的视频片段,让大家更加深刻理解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传承中得到发扬,杨校长强调,我们的职业生涯又能留下什么精神传承给后人?这值得我们思考;在做得匠人方面,杨校长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从地铁站设计细节上体现出工程师的匠心,并通过普通人与匠人之间的对比告诉同学们要有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精神,接着讲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四大发明的匠人匠心,引出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鲁班,现场让同学们互动拆装鲁班锁,气氛十分活跃。
        接着,杨校长通过例举赵州桥、外白渡桥、港珠澳大桥等告诉同学们好产品需要工匠精神,好服务同样也呼唤一颗匠心,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只有秉持工匠精神,才会有品质发展。匠心铸就质量魂,工匠精神与“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一脉相承。还介绍了部分已经在各行各业能独当一面的永利官网历届毕业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事迹,勉励同学们抓住时代机遇在有限的大学生活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报效祖国。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杨校长希望同学们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6个方面下功夫,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民族复兴助力。
        听了杨校长的精彩授课,同学们感触很深,收获很大。授课结束后杨校长还亲切回答了几位同学的现场提问。(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版权所有©中国·yl23455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