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电子信息院校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空中课堂”,实施远程授课,确保“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是近期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教学的重要目标。
能否高质量有序组织好在线教学,是疫情期间对每一所学校的“大考”。面对挑战,学校主动转变理念,将全面实施在线教学的压力转变为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契机,立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和中国教育现代化,以更长远的视角谋划和推动在线教学,促进学校高质量创新发展。
/span> 1.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为在线教学实施奠定基础
/span> 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秀英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坚决贯彻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通知精神,成立学校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规划,和教学副校长共同带领各教学单位合理调整教学安排,制定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施细则,明确直播教学、录播教学、自建资源网络课程、公共资源网络课程和在线研讨等五种网络教学方式,指导各教学单位分专业、按课程有序实施在线教学。制定线上课程绩效工资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根据实施效果拉开课时绩效差距,优劳优酬,确保教学质量。
/span> 2.“大手牵小手”,一个不能少,教师全员参与在线教学
/span> 全员发动、组织培训。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各二级教学单位分别建立在线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落细落实。组建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类教师专业优势,示范引领,“大手牵小手”,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在教师中开展全覆盖在线教学培训,确保所有教师“能实施、会互动、懂评价”。教师们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与在线教学战“疫”。精心设计线上教学,积极准备在线教学资源、录课、录播,为直播教学做足准备,“无围墙的校园”一片无形而繁忙的开学景象。
/span> 3.共建共享,责任担当,保质保量完成共享课程开发
/span> 学校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电子信息专业优势,组建优质师资团队,完成上海市《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大学英语》2门公共课程录播。制定共享课程课程表,完成面向高职高专学生的在线共享课程15门,包括“移动通信网络优化”、“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专业课程和“科技德语翻译”等公共课程。
/span> 4.技术支撑,数据分析,保障各在线教学平台有序运行
/span> 学校信息中心纳入在线教学领导小组,全力为各在线教学平台有序运行提供技术支撑。为了保障在线教学效果,技术部门为教师家庭提供宽带临时提速3个月服务。通过技术手段,调配学校网络服务器资源,确保学校各类在线教学资源连接畅通。联合平台服务商,远程协助,对“智慧职教”、“超星”等平台使用进行多轮测试。注重数据收集分析,整合领域专家智慧与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在线教学顺利开展。(作者:谌明举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span>/p>